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是一座全球城市,也是世界领先的文化、外交、政治、金融、商业和经济、教育、研究、语言、旅游、媒体、体育、科学技术、交通和艺术中心。它是中国大多数大型国有企业的总部所在地,拥有全球最多的财富世界500强公司,以及全球资产总额最大的四家金融机构。北京拥有丰富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是中国的四大古都之一,在过去八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是国家的政治中心。以其华丽的宫殿、寺庙、公园、园林、陵墓、城墙和城门而闻名。北京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故宫、天坛、颐和园、明十三陵、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北京中轴线以及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部分段落等八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春秋两季
¥400-800 ($60-120) per day
地铁, 公交车, 出租车, 网约车, 共享单车,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3-7天
故宫博物院,又称北京故宫,是中国北京核心区域的紫禁城内一座大型国家综合性博物馆。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博物馆继承了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并于1925年对公众开放。它由980座建筑组成,藏有超过180万件艺术品,主要来源于明清两代的皇室收藏。它是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一座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艺术与历史博物馆。它拥有约20万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收藏了超过140万件藏品,并设有48个展厅。它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中国文物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它是一个由文化和旅游部资助的一级公益机构。 博物馆的常设展览“复兴之路”展示了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近代史,重点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在参观展览后,习近平于2012年11月阐述了中国梦的政治概念,宣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梦想。” 博物馆收藏了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的中国历史,拥有105万件永久藏品,其中许多珍贵稀有的文物在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博物馆都难以找到。最重要的藏品包括商代的“后母戊鼎”(世界上最重的古代青铜器,重达832.84公斤)、商代四羊方尊、西周青铜水盘、秦代虎符、汉代金缕玉衣以及唐代三彩和宋代陶瓷的全面收藏。博物馆还拥有重要的钱币收藏,包括罗伯钊捐赠的1.5万枚钱币。
清华大学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是中国乃至亚洲最杰出的大学之一。学校是直属于中国教育部的公立大学,同时也是“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C9联盟成员。校园坐落在清朝皇家园林旧址上,环境优美,历史建筑众多,是融合了传统园林风格与现代气息的学术殿堂。学校设有21个学院和59个系,涵盖理学、工学、人文、法律、医学、历史、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和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自建校以来,清华大学培养了众多在科学、工程、政治、商业和学术界的杰出人才,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它以杭州西湖为蓝本,吸收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同时又保留了北方皇家园林的大气磅礴。颐和园集中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为“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并于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国家植物园(北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地处香山与玉泉山之间。它是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园)和北京植物园(北园)现有基础上整合而成,总规划面积近600公顷。北园主要侧重迁地保护、科普和展览,重点开展植物应用研究、珍稀濒危植物保育、园艺植物收集展示以及园林园艺技术研究和培训。园内栽培植物6000余种,包括2000种乔木灌木,1620种热带亚热带植物,500种花卉以及1900种果树、水生植物和传统中草药。温室展览是园区的一大亮点。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之名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是中国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是C9联盟成员,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享有崇高声誉。
慕田峪长城位于北京市怀柔区,距市中心70公里,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它西接居庸关,东连古北口,自古以来就是拱卫北京的军事要冲。慕田峪长城以其险峻的地势、独特的结构和壮丽的景观而闻名。城墙主要由花岗岩建造,高7至8.5米,顶宽4至5米。与其他长城段相比,慕田峪长城在建造上具有独特的特点,敌楼密集,2250米长的城墙上有22座敌楼。城墙内外两侧都设有垛口,这在其他长城段中非常罕见,使得弓箭手可以两侧掩护射击。慕田峪关口由三座敌楼组成,中间一座大楼,两侧各有一座较小的楼,三座敌楼在同一平台上相连,构成了长城各段中罕见的结构。此外,这段长城被森林和溪流环绕,森林覆盖率超过90%。游客可以选择乘坐缆车或滑道上下,也可以步行攀登4000多级台阶。
恭王府博物馆,亦称恭王府,是位于北京西城区、什刹海湖以北的一座博物馆和旅游景点。它由大型四合院式府邸和花园组成。恭王府最初建于1777年,是为乾隆皇帝时期以贪污闻名的官员和珅所建。后来,它以清末有影响力的政治家恭亲王奕訢命名,奕訢在19世纪末居住于此。恭王府是北京最精美、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府邸之一,总占地面积达6万平方米。
北海公园是位于中国北京故宫西北部的一座公共公园和前皇家园林。公园始建于12世纪,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内有众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宫殿和寺庙。北海公园曾是皇城的一部分,自1925年起向公众开放。与许多中国皇家园林一样,北海公园旨在模仿中国各地著名的风景名胜和建筑,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的江南地区。公园的各个方面都让人联想到杭州和扬州的精致亭台楼阁和运河,苏州的雅致园林,以及太湖周围以多孔奇石闻名的自然风光。北海公园本身现在被认为是中华园林和景观的杰作之一。
景山公园是一座占地23公顷(57英亩)的皇家公园,位于中国北京故宫正北部的皇城区域。公园的焦点是人工山景山(景山,字面意思为“前景山”)。景山公园原是故宫附带的私人皇家园林,于1928年对公众开放。公园于1949年正式成立。它被列为国家重点公园,行政上属于北京市市中心的西城区。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是位于中国北京市朝阳区的一个奥林匹克公园。它是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而建造的,并再次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残奥会的场地。公园内主要设施包括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和国家体育馆等。
明定陵是中国明代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钧(即万历皇帝)及其两位皇后孝端显皇后和孝靖温穆皇后的合葬墓。定陵是明十三陵中唯一被主动发掘的帝王陵墓,始建于1584年至1590年,占地18万平方米。其地下宫殿位于地下27米处,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包括丝织品、木器、瓷器等。定陵的发掘为研究明代历史和丧葬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但其文物的保护和发掘过程的争议也成为了中国考古史上的一个重要案例。
明十三陵是明朝皇帝的陵墓群,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距离北京市中心约42公里。整个陵园面积庞大,依据风水理论精心选址,背靠山峦,环境宁静。从永乐皇帝开始,共有十三位明朝皇帝安葬于此。陵区内有长陵、定陵、昭陵等已开放的陵墓以及神路等景点。在明朝时期,这些陵墓不对普通民众开放。现在,明十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什刹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风景区,位于北京中心城区的北部,由前海、西海、后海三个湖泊组成。它地处故宫西北,北海公园北部。什刹海在元朝时期曾是大运河最北端的重要商业区,周边分布着多座寺庙和王府,其中恭王府和醇亲王府最为著名。什刹海之名意为“十座寺庙之海”。湖区景色优美,夏季可划船,冬季可滑冰,是北京著名的历史文化风景区,于1992年被北京市政府列为“历史文化风景区”。
北京动物园是中国最古老、面积最大的动物园之一,始建于1906年,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园内占地89公顷,拥有丰富的动物种类,包括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等中国特有珍稀动物,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450多种陆生动物和500多种海洋动物。园区环境优美,融合了中国古典园林风格,是集动物保护、科研、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圆明园遗址公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又称“圆明三园”,占地350多公顷。它曾是清朝皇帝处理政务和居住的主要场所,被誉为“万园之园”。然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洗劫和焚毁,现仅存遗址。公园内最著名的遗迹是西洋楼景区,展示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园林艺术。
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一座集歌剧、戏剧、音乐会演出,艺术交流、艺术普及、艺术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表演艺术中心,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其独特的椭圆形造型和水面环绕的设计使其成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性地标。广场得名于北侧的天安门城楼,城楼将其与故宫分隔开来。广场内包含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毛主席纪念堂,这些建筑群作为北京中轴线的一部分,于2024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毛泽东主席于1949年10月1日在此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天安门广场面积宏大,承载了中国历史上多起重要事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王府井大街(Wangfujing Street)是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的一条著名购物街。自明朝中叶以来,该区域就已开展商业活动。清朝时期,这里修建了十座王府和公主府邸,因后来在此发现一口甘甜的水井,因此得名“王府”(亲王府邸)和“井”。这条街的大部分主要区域已实现步行化,以其众多商店、百货公司和充满异国情调美食的王府井小吃街而闻名。
居庸关长城是万里长城上著名的军事古关,也是北京著名的八景之一。它地势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关内有保存完好的云台,雕刻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游客可以在此领略长城的雄伟壮丽,感受历史的沧桑。
香山公园,又称静宜园,位于北京海淀区西山脚下,是一座具有皇家园林特色的大型山林公园。公园占地160公顷,以其自然松柏森林、枫树、黄栌树和柿子树覆盖的山丘以及传统建筑和文化遗址而闻名。其名字来源于香炉峰,一个557米高的山峰,顶端有两块形似香炉的巨石。公园始建于1186年的金代,并在元明两代得到扩建。1745年,乾隆皇帝下令增建了许多殿堂、亭阁和园林,并将其命名为“静宜园”。香山公园以秋季漫山遍野的红叶最为著名,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乘坐缆车观赏秋色。
天坛公园是位于北京市区东南部的皇家祭祀建筑群,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历经明清两代帝王用于祭天、祈谷的场所。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建筑和景观设计杰作,形象地阐释了对世界重要文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宇宙观”。其象征性的布局和设计对远东地区的建筑和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园占地2.73平方公里,主要建筑包括祈年殿、皇穹宇和圜丘坛,所有建筑均依照严格的哲学要求建造,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和重要载体。
古北水镇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是长城脚下独具北方风情的度假式小镇。它坐落在司马台长城脚下,有着北方水镇的独特风貌,融合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休闲度假元素。
雍和宫,又称雍和佛寺,俗称喇嘛庙,是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12号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该建筑和艺术结合了汉藏风格,是中国内地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雍和宫在清朝中后期曾是全国最高的佛教寺院。它最初是康熙帝第四子胤禛(雍正帝)的府邸,雍正帝登基后将其改为行宫,后于1744年由乾隆帝改为藏传佛教寺院。雍和宫以其精美的建筑、珍贵的文物和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而闻名,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信众。

潘家园旧货市场(或称潘家园古玩市场)是位于北京潘家园街道的一个露天市场,是北京乃至中国最大的旧货市场之一。摊位上售卖各种物品,如书籍、字画和手工艺品,其中许多是古董。该市场占地48500平方米,其中26000平方米用于经营,拥有约4000个摊位。这里是历史学家和收藏家寻找毛泽东时代艺术品和文献的热门地点,但也有不少仿制品和复制品。市场分为佛教雕像区、古董家具区、高档古董店区、书籍和卷轴区以及周末开放的中心区。
法源寺是中国北京城内最古老、最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始建于唐贞观十九年(645年),最初名为悯忠寺,唐太宗为纪念在征讨高句丽战役中阵亡的将士而建。后在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年)重建。寺庙占地6700平方米,藏有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包括古代青铜器、石狮以及镀金三佛像的雕塑。寺内还藏有大量明清两代的佛教典籍。寺院整体布局紧凑,建筑沿中轴线对称排列,主要建筑包括寺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坛、藏经阁以及钟鼓楼等。寺门两侧分别为钟楼和鼓楼。大雄宝殿宏伟庄严,供奉着华严宗的三位圣者: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大悲坛内藏有佛像、石刻和艺术精品,其中包括中国古代最珍贵的佛像:东汉时期的陶制坐佛、东吴时期的陶瓶佛像、唐代的石佛像以及钢铸观音像。台湾作家李敖曾出版小说《北京法源寺》,讲述了晚清戊戌变法的开端与失败,并因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妙应寺白塔,又称白塔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是一座藏传佛教寺庙,现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寺内的白塔建于元朝1279年,由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建造,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大的藏式佛塔。该寺在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是中国元、明、清三代皇家祭孔和最高学府所在地。孔庙始建于1302年(元大德六年),是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的全国第二大孔庙。国子监始建于1306年(元大德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高学府。博物馆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保留了完整的历史风貌,内有198通进士题名碑,刻有元、明、清三代5万多名进士的姓名、籍贯、次第,以及著名的“触奸柏”等古迹。这里曾是元、明、清三代皇帝祭孔和举行国学教育的场所,是了解中国古代礼制、教育制度和儒家文化的重要窗口。

长陵是明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陵寝建筑宏伟,是十三陵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陵墓,充分体现了明代建筑的艺术风格和帝王陵寝制度。长陵的地上建筑保存较好,主要包括陵门、祾恩殿、方城、明楼等。
首都博物馆是位于中国北京的一座大型综合性博物馆,于1981年开放,2006年迁入新馆。馆藏丰富,包括古代瓷器、青铜器、书法、绘画、玉器、雕塑以及来自中国皇朝和其他亚洲文化的佛教造像等。博物馆的部分藏品曾收藏于北京国子监街的孔庙。

琉璃厂文化街是北京一条著名的文化街,位于和平门外,以经营文房四宝、古玩字画为主,是许多文人墨客和艺术爱好者的聚集地。它起源于清代,现已发展成为集文化、艺术、旅游为一体的特色街区。
北京古观象台是一座位于中国北京的史前望远镜观测台。该观测台始建于明朝1442年,并在清朝时期扩建。1644年,在欧洲人(耶稣会士)的帮助下,它进行了重大改组并获得了许多新的、更精确的仪器。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观测台之一,北京古观象台占地10,000平方米。观测台本身坐落在一段15米高的砖塔顶部的40米×40米宽的平台上,该砖塔是曾经环绕北京的明代城墙的现存部分。平台上放置了几件青铜天文仪器,而其他浑仪、日晷和其他仪器则位于地面附近。它作为北京天文馆的附属博物馆运营。
798艺术区(又称大山子艺术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地区,是一个由50年历史的旧军工厂房改造而成的艺术社区。这里独特的包豪斯建筑风格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空间,汇集了画廊、艺术工作室、文化公司、时尚店铺等多种业态,是北京重要的当代艺术聚集地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区域内最主要的场馆是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同时也是北京酷儿电影节和北京设计周的主要举办地。

北京钟鼓楼位于北京市中轴线的最北端,是元、明、清三代都城的报时中心。鼓楼建于1272年(元代),钟楼紧邻鼓楼之后。在现代计时方式出现之前,钟鼓楼一直承担着北京城官方报时的功能。如今,它们是重要的历史遗迹和旅游景点,游客可以登临塔顶,俯瞰北京城风貌,了解中国古代的计时文化。

地坛公园又称方泽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地祇”的场所,是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公园内古树参天,环境幽静,是市民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每年春节期间,地坛庙会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
北京中山公园位于故宫西南侧,原为明清两代的社稷坛,现已成为一座重要的公共园林。园内包含有历史悠久的社稷坛、各式亭台楼阁、雅致的花园以及一座常年展示各类鲜花的花卉温室。公园于1928年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更名,是集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城市绿肺。
前门大街是北京市中心一条著名的商业街,位于天安门广场以南,是北京的传统商业中心和文化地标。这里汇集了众多中华老字号店铺、特色小吃和传统建筑,展现了老北京的独特风情。
万寿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万寿寺路121号,是一座始建于明朝万历五年(1577年)的佛教寺庙,最初用于存放佛教经文。后来,它成为皇家举行庆典的场所。万寿寺被誉为北京最重要的寺庙之一,并于1979年8月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还设有北京艺术博物馆,馆藏丰富,包括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和玉器,以及瓷器、陶器、珐琅、雕漆、牙雕、木雕等古代艺术珍品,永久馆藏达7万件。博物馆内最重要的展品包括1368年以来的明清书画、明清时期的织绣品,以及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古代钱币。此外,博物馆还展出现代中国、日本及其他亚洲的工艺品和绘画。经过五年的翻修,万寿寺于2022年9月16日重新开放。

大栅栏(Dashilan)是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门大街以西的一条著名的商业街区。它毗邻天安门广场南侧,以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众多中华老字号而闻名。大栅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为维护首都治安而设立的木栅栏因其规模巨大而被当地人称为“大栅栏”,并逐渐演变为这条街区的正式名称。尽管现代商业中心已发生转移,但这里依然保留着同仁堂、瑞訏祥、马聚元、内联升、张一元等百年老店,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缩影,也是昔日北京的娱乐中心之一,曾拥有多个大戏园。
陶然亭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地处城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座以中国古典园林风貌为特色的现代城市园林。公园得名于清代康熙年间工部郎中江藻在此兴建的“陶然亭”,取唐代诗人白居易“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诗意。公园总面积59英亩(约24万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17英亩(约6.9万平方米),园内有慈悲庵、陶然亭等古迹,并有高君宇、石评梅墓等纪念地,是文人墨客聚会和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北京东岳庙是一座位于中国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地区的道教寺庙,供奉东岳大帝。东岳庙始建于元朝,是北京最大的正一道教寺庙,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内还设有北京民俗博物馆。
北京白云观是中国北方道教全真派第一丛林,也是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享有“全真三大祖庭之首”的称号。它位于北京西便门外,始建于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原名天长观,金代更名为十方大天长观,元代定名为白云观。白云观在中国道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道教徒重要的朝拜场所和道教学术交流中心。观内建筑雄伟,古树参天,收藏有丰富的道教经典和文物,常年香火旺盛,是了解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窗口。

一种以面粉为皮,内馅包含烤鸭肉末或切丁的包子。它融合了传统包子的制作工艺和北京烤鸭的独特风味,通常口感鲜香,带有烤鸭特有的酱汁味道。

京酱肉丝,又称甜面酱炒肉丝,是一道北京传统名菜。其主要食材是猪里脊肉,用酱油或甜面酱调味炒制而成。此菜通常搭配切好的葱白丝和豆皮一同食用,用豆皮包裹肉丝和葱丝,也可搭配薄饼。有的做法会使用海鲜酱。

糖醋里脊是一道经典的中国菜,通常由薄切的猪里脊肉裹上淀粉面糊,经过两次油炸至酥脆,然后淋上或拌入特制的糖醋酱汁。口感酥脆,酸甜适中。

北京烤鸭是一道起源于北京的菜肴,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朝。这道菜的特点是肉质酥脆,皮肤薄而脆,正宗的做法是厨师在食客面前将大部分鸭皮和少量肉片切下。

豌豆黄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小吃或甜点。它在中国汉族人民中很受欢迎,后来在清朝时期传入紫禁城。豌豆黄自明代以来在北京闻名,成为北京的传统小吃之一。它是一种姜黄色或藏红花色的糊状糕点,味道微甜,清淡爽口。主要成分是黄豌豆或黄豌豆粉、水和糖。豌豆黄是一种经典的春季产品,过去在春节庙会上很常见,但现在中国各地的餐馆一年四季都有售。

艾窝窝是北京的传统甜点,外皮由糯米粉蒸制而成,内馅可包含糖、芝麻、杏仁、梅子、山药等甜味食材。外形酷似雪球,通常会在顶部点缀山楂以增加酸甜风味。

涮羊肉是起源于北京的一种中国火锅菜肴,尤其在寒冷冬季受到欢迎,但现在已全年供应。其特色是将切成薄片的羊肉放入沸腾的清汤中快速涮熟,然后蘸取特制酱料食用。

炒合菜是中国北方一道家常菜,通常由多种蔬菜(如豆芽、韭菜、菠菜、粉丝、肉丝等)混合炒制而成,口感清淡爽口,营养丰富。

炸酱面是一种起源于中国北方的面食,由宽面条搭配炸酱(一种以发酵豆酱为基础的酱料)制成。配料可能包括新鲜或腌制的蔬菜、豆类、肉类、豆腐或鸡蛋。其中以北京炸酱面最为知名,被列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

一种中国传统小吃,由几颗用麦芽糖浆包裹的山楂果(或其它水果)串在竹签上制成。通常是通过将山楂果串起来,然后蘸上加热的糖浆,糖浆在低温下会变硬。因其葫芦状的形状而得名。

干炸丸子是一道北京传统名菜,属于北京菜系。它以猪肉馅为主要原料,经过调味、团成丸子后,在油锅中炸至金黄酥脆。这道菜的特点是外焦里嫩,口感香醇,常常作为一道家常菜或宴席菜出现。

芥末墩是一道北京传统风味小吃,通常在冬季制作和食用。它以大白菜为主料,经过焯水、腌制后拌入芥末等调料制作而成,口感清爽,带有芥末的辛辣冲劲。

驴打滚是中国传统满族小吃,后在北京流行。因其外层撒有黄豆粉,看起来像一头驴在黄土地上打滚,因此得名“驴打滚”。